更新时间: 2023-02-15
日本天皇出行遇到救护车,德仁夫妇给民众一个典范
我们有时候发现有些大城市汽车真是太多了,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的时候,经常看到红灯前排了长队。有时候还会听到一些救护车的鸣笛声,这时候也因为道路塞得太满,而不能顺利的通过。可能有些车主也是想让车,但看到前后左右都是车,也只能等绿灯行的时候才能够对后面的救护车进行避让。
对于救护车来说时间就是生命,所以为了能够更加节约时间,它们才会鸣笛,从而得以更好的生命通道。所以交通法规也有规定说遇到这样的紧急事件,比如说有消防车或者是救护车的鸣笛时,也是要需要进行紧急避让的。就算这时候是在红灯前面等候放行,也可以直接闯红灯,当然是需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从而给紧急车辆一条通道。
我们这里来分享下日本遇到这种紧急车型的处理实例,相信能够给大家一点启示。这是日本德仁天皇夫妇出行参加植树节的一次遭遇,当仪仗队伍浩浩荡荡的通行时,遇到了一辆鸣笛的救护车。这时候能够看到天皇的队伍也停止了向前,纷纷向旁边避让。还有一辆白色的护卫摩托车为救护车带路,当救护车通过整个车队之后,摩托车才退到旁边让救护车通行。整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的熟练,显然这也是训练有素。
其实日本的交通法跟我们国家的是类似的,也就是说碰到这种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,都是需要待避通行的。当然贵为天皇的车队带头遵守交通法,德仁夫妇给民众一个非常好的典范,无形中也能提升他们的人气。有些人可能也会有同样的疑问,看起来似乎日本的国家比我们小很多,尤其是东京这些地区。理论上来说它们也应该比我们更加拥挤才是,但似乎看起来碰到紧急事件的时候,他们的处理还是比我们好很多。
还有香港也是一样,它们的空间那么小,都是集中在那么几个小区域里,汽车的道路也非常窄。但我们却发现他们更加井井有条的通行,也没有像我们一样需要很多的交警来指挥。这也许就是汽车的文化不同,大家对于交通法规的认知不太相同吧。我们也同样发现不论是日本还是香港,他们的道路都没有我们修得这么宽,像六车道八车道几乎看不到,也许正是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吧。
那么这里也有些需要我们去借鉴的,为什么我们的道路看上去更宽却更容易塞车,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设计上有些不太合理的情况,或者说没有考虑到太多的紧急事件。这些细节其实就是特别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,相信在这方面我们也会不断的改进,比如说在红灯等候的时候,有没有办法还有紧急通道。这些都可以慢慢改进的,就像之前也没有公交车道,现在有了之后也发现通行效率确实提升了很多。
联系人:杨主任
手机:13867741120
邮箱:18312936506@qq.com
网址:http://tc120.51sqw.com